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和文化被毫无疑问的认为在许多本质方面互相紧密联系。Brown(1986)强调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是必须的,因为“这在语和思想之问的确是构成整体所必须的部分,语言表达了一定的文化模式,习惯及生活方式;表达特定的文化观点的词语也在语言中得到反映。”
在语言教科书中存在各种文化内容的发现。一些人认为包含特定文化信息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Mckay 2002)。一些研究者鼓励在语言学习中加入文化,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如果不理解相关语言的文化,他们也不能很好的习得该语言。然而,其他研究者对于目标文化内容的价值有争议。例如:Prodromou(1992)调查了一些希腊学生并且发现大多数年轻的成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并未受到激励,因为提供的内容为英国议会。
Cortazzi and Jin((1999)认为文化不仅仅是种内容,也是一系列的动力过程,包括那些相关学习。他们发现中国孩子在特别强调记忆,模仿以及理解的文化学习中被社会化了。正如在Cotterall’s(1999:263)中所论述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在他们促进学习者的信心,文化学习可能会成为影响教室活动的决定因素并且判断该语言学习是否成功时,会互相作用”。
当前中国情况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英语作为国际共同语言在中国正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商业,信息,国际贸易,互联网,环境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例如:中国中央电视4频道和9频道是英语特别频道; 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等英语报纸正在变的越来越普及;如APEC等国际会议也经常在中国举行。
社会改变对于英语语言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交流能力”正在变成国际共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首要目标。自从国际经济和文化逐步互相结合,在政治上,社会上,技术上变的更独立,由于社会或经济需要而使用英语的人群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英语课堂学习。学习者们更需要使他们的英语被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狭隘的强调语言规则,句型及词汇完全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Zhu(2003)也认为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需要超越词汇及语法的限制,更注重交流能力。
在2003年,中国地方教育委员会针对中国学生提出了新英语课程一新英语专业标准。新标准强调了英语学习作为沟通及推动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目标语言学习及教学在新标准得到推荐。新概念英语的背景导员担当主力的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新概念英语于1969年出版,并风靡全球。作者,Alexander,在该书中提倡他的观点,即需要在教学中同时运用两种教学大纲:一为内容上的教学大纲(词汇及语法方面);二是技能教学大纲(学习者需要的运用语言能力)。他所提倡的原理是一篇课文应该是综合处理内容和技能的过程。这个原理被称为“新概念”,新概念英语在l980年被引入中国并已经成为最普及的语言教科书。新概念英语由四册不同水平的教材组成。在这里我主要分析第一册。本书每课包含~ 页课文,后跟一列生词,词组及表达方式。发音及课文大意被翻译成中文。在后面的主要结构中附有解释说明。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新语法结构的书面练习。全书有一百四十四篇课文,每四篇课文针对一个语法结构。针对每个语法结构都提供了相关图片,以此为阅读者推测句型及词汇的含义作出情况示范。语法结构以对话或短篇故事的形式出现。本书有配套系列磁带用于听力及操练。Alexander在本书中强调了在练习中学习句型及词汇的观点。
对于文化内容的评价
此评价是以新概念英语中充分反映出来的英语语言国家文化及提供给学习者英语世界的基本知识为基础的。首先,课文主题与西方社会和经济生活相关。虽然所有的主题都是以设想的英语语言所写,他们却都展示了一幅英语国家的生活画面。例如:下列主题都勾勒出了英语国家家庭生活的画面:第二十五课Smith先生家的厨房(英国厨房);第二十七课Smith先生家的起居室(英国起居室);第三十一课Sally在哪里(英国孩子);第五十五课Sawyer一家(英国家庭);第七十九课Carol的购物清单(英国购物);第八十五课烤牛排和土豆(英国食物)。所有这些主题都展示了英国日常生活的详细信息,例如食物,房子,花园,孩子,学校等。其他以文化为载体的主题也得到确认,如英国社会,经济及宗教生活。
其次,所有教科书中设定的情景和对话都是发生在英语国家。作者运用情景在阐述语法结构,但是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情景都是在英国或英语语言国家。例如英国饭店,咖啡馆,花园,伦敦街道,电影院,杂货店等。在第三课“这是你的吗?” 中,我们能预见到一个穿着得体的英国绅士在离开前到接待处拿他的雨伞和外套。在第十九课“又渴又累” 中,对话的目的是让我们从“冰淇淋小贩” 和“海德公园” 判断这个对话是发生在英国公园并练习“look at?”这个句型。这些画面和场景可以使学习者理解怎样在不同场景下运用这些句型结构。 第三,我们可以从许多独特的文化词汇中作出判断,因为这些词汇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社会学上的文化感相关联。教材中的词汇都是挑选来表明英国文化的。例如:在第六十课“你有吗?” 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选择的词汇都明显是西方的词汇。如:干酪,黄油,果酱,碎肉,威士忌等。以上分析都表明本书文化界限分明,它试图展示给学习者一些“所描写的特定人群的观念,习惯,技能,艺术,工具等”(Brown1994:65)。教材模式是以目标文化为基础的。
在这个部分里,我将检验在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中运用的方法论,以此确定它所反映的当前情况及文化范围。Richard和Rodgers(2001)提倡的教学方法模式为手段,设计和程序的结合。本分析以此模式为基础。
1)手段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中运用的基本语言原理可以被定义为“结构主义”。说话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而结构被认为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其次,学习原理是一种学习习惯,它能促进口语练习,而口语练习又会决定习得情况。在本书中, 当学习者通过图片所提供的情景理解了单词及结构的意义后,他们被鼓励进行语法上的练习。
2)设计和程序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目的是教授四种技能中可行的一钟,这四种技能可以通过在结构学习中获得。它对于准确掌握发音和语法都有帮助。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是以结构教学大纲为基础,本书安排有一系列基础结构或句型结构,及词汇,他们都是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经过挑选的。
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学习者被要求看图片,听磁带或老师所说的并加以重复。而后,学习者被鼓励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在表演阶段,老师运用书上的图片来设置情景。这两个阶段主要由老师控制。在练习阶段,学生被给予更多机会在老师减少控制的情况下来运用语言,但老师仍然要注意语法及结构上的错误。老师是此方法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总而言之,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反映了早期口语手段和情景语言教学,而本书也结合了方法论的所有原理。(Richards,and Rodgers.2001).中国学习者习惯于语言学习中的数目表现的考量方式。他们倾向于接受分析性及反馈性的英语学习方式。(Oxford&Burry—Stock,1995).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孔子传统教育中得到提倡,他推崇老师的责任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Ellis(1996,2OO3)表明语言结构练习并不能有效的帮助学习者运用新结构。这是因为以机械的方式练习结构并不能帮助学习者加强长时间记忆。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结构,然而,他们没有掌握怎样把这些运用于交流。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在当前的接受情况为了使内容和文化更一致.更被人接受,Makey(2002)提倡更能反映文化内容的方式手段,其中的一个方法是考虑下列这些和特殊文化内容相关的问题:
1.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
2.这个主题是如何写的?
3.这里还有哪些关于这个主题的其他书写方式?
在对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进行分析后,我将选择一些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主题。当前学生们的兴趣已不再局限于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相反,他们更喜欢那些和他们自已的生活相关的主题,如音乐.学校,食物,城市等。挑选那些和学生兴趣相关的主题和词汇将更能起到刺激作用。其次,所呈现的情景应该能够解释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尤其是和学习者相关的情况。Yun(2003)认为在中国英语学习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不合适的及不现实的教学材料。我们必须一再调整我们的英语教学材料以帮助学习者在中文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最后,源文化内容应该是确定的,尤其是中国文化,例如中国节日,历史以及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等。学习者所拥有的相关文化的知识将帮助他们探索文化差异并对自身的文化作出更深入的观察理解。此外,还能更加激励他们的语言学习。
在对方法论的考虑上,Prabhu(1987)认为“没有最好的方法,对于特定的情况也没有最好的唯一方式”。为了采用适合的方法,我们应该考虑政治和社会情况,教育本身的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背景等。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英语在中国成为一门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在中国的英语学习中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语言交流教学是很重要的。
结论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课堂语言教学将越来越多的包含语言历史背景。语言教学角色因此也更多样化, 有双重意义及互相冲突,也就是说更复杂。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语言知识作出适合的教学方式选择。
深圳坂田英语培训